在最近一次活动中,我谈到了自己的一个故事:
几年前我买了一套房子,当时买的时候不懂,结果次卧的窗户就对着风井——那里装着邻居们的空调外机、离每户的大门也很近,住进去之后发现很吵。因为我妈妈经常来杭州,就住在这个次卧,所以我一直担心会吵到老人的作息,为此感到焦虑。
一周前,凌晨3点,我在主卧睡觉听到了邻居连续两声很重的关门声,当时头脑闪现的情绪是——愤怒——“这个人太没素质了,大半夜连着两下那么重的关门声”。
但我很快意识到这个情绪只是表面——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为此担心烦恼——并不只是因为有人很重地关门。
大半夜我开始直视自己的情绪:
因为次卧外面的声音可能会吵到老人,所以我很焦虑,因为这“伤害了我的家人”(尽管我多次问我妈,她都说睡得不错);
为了解决这个焦虑,我开始计划置换房产——但因为购房名额、资金等等问题,一直没置换,今年大概率也置换不了,可能短期内也不能解决,所以我因为赚钱、购房名额的事情同样也焦虑了... ...
于是我陷入沮丧:“当初买了这个房子真是个错误的选择,要是当时买其他楼盘就没这样的事了”。
最后我陷入“无力感”——“我是一个无能的人,我无法保护家人、无法作出正确的重大决策”。
从愤怒到“焦虑”再到“沮丧”最后到“无力”的情绪链条得以成行。
当我意识到根源在于这是我自己认为自己“无能”的问题——而不是邻居关门声音大这些“诱因”,因此而无法“保护家人”,觉得“我是个无用的的人”,那么从根源上反推“我能不能做有用的事”——去让她日常的生活更好、更愉悦,在日常生活中更关心她、更爱她、更多像为这个事情去“共情”、给她更好的生活体验。
我终究明白:
我们生活中有多少次“愤怒”、“焦虑”、“无力”,也许形形色色每天都是,也许你看完我的故事也会如此。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一起解析这些问题的本质,也许你会从那个“烂人”、“烂关系”、“烂事儿”中发现自己真实的“人生意义”,不再被这些情绪左右。
活动将会以:
你当下(或者曾经)的情绪、困扰事例
其他人群体讨论、建议
活动地址:延安路385号(庆春路与延安路交叉口西北角)杭州嘉里中心
活动咨询:whd8day